跳至主要內容

復蘇需時 經濟增長預測勢下調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表示,新冠疫情逐步受控,本港經濟數據將略有改善,但復蘇需時,而外圍環境持續不明朗且風險增大,不利本港今年經濟狀況。政府正覆檢經濟增長預測,相信無可避免要下調。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5月8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今天是母親節,大家或者已和親友安排不同的慶祝節目,也許是外出聚餐,也可能是親自下廚,感謝一直以來母親照顧家庭的辛勞。過去兩年多的抗疫之路,讓我們加倍珍惜與家人親友相聚的時光,相信也令不少朋友的廚藝大進。   隨着疫情逐步受控,社交距離措施亦開始分階段放寬,加上消費券帶來的效應,不難感受到這兩個長周末假期市道回復氣氛,酒樓食肆、商場或購物旺區也添了人氣。   不過,新冠病毒疫情對全球各地民生、社會和經濟帶來的壓力仍然存在。本港今年首季經濟負增長4%,結束連續四季改善的勢頭。期內私人消費開支跌逾5%;固定投資跌逾8%;整體貨物出口首季跌4.5%,足見形勢不容樂觀。   細看本地市道,零售銷售貨值在3月份跌13.8%,首季度總計跌7.6%。餐飲市道受壓更甚,3月份的食肆總收益僅39.3億元,是有紀錄以來最低的單月數字;首季總計為151億元,是近16年來最低。   這些數字都反映第五波疫情高峰之際對經濟的巨大衝擊。雖然我們預計隨着疫情逐步受控及經濟活動稍為恢復,經濟數據將略有改善,但內部經濟恢復需時,外圍環境持續不明朗且風險增大,都不利本港今年的經濟狀況。我們正就經濟增長預測進行覆檢,並會在下星期公布最新預測,目前看來是無可避免需要下調。   有效管控疫情是最有效支撐今年經濟表現的力量,在外圍環境風雲變幻之際,內部市場保持穩定便顯得更為重要。   美國聯儲局本周加息0.5厘,是22年來首次加幅達到半厘,即使聯儲局官員的言論暫時淡化了未來更大幅度加息的可能,但卻已確立今年餘下時間仍會多次加息的趨勢,累計幅度可能達到2.5厘或更多,局方亦確定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和步伐,兩者疊加對全球資金供應帶來根本性影響。與此同時,英國和澳洲央行亦加息0.25厘。環球市場擔心地緣政局持續緊張、通脹升溫、經濟步入衰退的可能,以至匯率波動等等,這些都為資金流向及資產價格增添不確定性。上星期美股及港股都曾大幅波動。   本港以至環球市場在過去十多年都處於低息環境中,低資金成本有利於借貸及營商,也緩和供樓人士的利息負擔。不過,這次踏入加息周期亦意味情況將有所逆轉,特別是疫情下經濟還未完全恢復,需關注加息對市民或中小企造成的負擔。   在樓市方面,港元拆息上升將增加供樓人士的按揭還款開支。雖然本港住宅物業過半數已沒有按揭貸款,近期新造的住宅按揭平均供款對入息比率處於37%,且都通過加息三厘的壓力測試,反映系統風險已從多方面受管理。不過,在經濟仍未全面恢復之際,對部分正供樓的市民而言,加息難免會增添其還款壓力和對生活的憂慮。至於樓市的走勢,除了息率因素,也受市場供求、資金充裕程度及對經濟前景預期所左右。   對中小企而言,疫情對市場需求和供應鏈均造成打擊,經營仍然困難,加息亦將加重中小企償還貸款的壓力。   立法會今個星期通過《撥款條例草案》,讓2022至23年度財政預算案當中的各項逆周期措施能順利鋪開,也為疫後的經濟復蘇及長遠發展作好部署,我衷心感謝立法會議員的支持。接下來,我和各政策局將加快落實預算案中在多個範疇的各項舉措,包括深化創科發展,並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等,同時繼續提升並豐富我們在金融、航運、貿易、航空等傳統產業的發展。   這份預算案是這屆政府任內的最後一份,回顧過去數年,每年籌備預算案時都面對不同的新挑戰,亦須回應社會的需求和市民的想法。如何梳理緩急先後,利用好有限的公共資源,盡可能兼容不同面向,在服務大多數市民需要的同時,仍希望可以兼顧到小部分人的訴求,是一大挑戰。更深層的思考是除了發展經濟、將餅造大,同樣重要的是將餅分好。我們除了要看GDP增長、人均GDP數字、通脹和失業率這些宏觀數字,更需要重視的是經濟發展中,市民能否更好的受惠?工作和收入是否有改善?生活質素是否有提升?產業結構能否讓年輕人更好的實踐自我、發揮所長,就業上有滿足感也能支持生活?概括而言,就是經濟發展要讓市民更好的受惠,民眾是發展的中心主軸。我是按着這些思路,近年積極推動創科、體育和文化創意等產業多元發展,也推動普惠金融的方向,包括發行iBond(通脹掛鈎債券)、Silver Bond(銀色債券),以至綠色零售債券等。   香港正逐漸走出第五波疫情、經濟也逐步恢復。過去幾十年,香港經歷過大大小小的風雨和考驗,在祖國的堅實支持下,香港人努力拼搏、靈活變通,我們克服困難、攀上新的台階,一起走到今天。在邁入新發展階段、新的篇章,只要我們目標一致、攜手同心、堅毅前行,必定能合力建構一個更蓬勃發展、更公平公義、更關愛共享的社會。
http://dlvr.it/SPyjDc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國泰與有光科技合作推出先進對話式AI 提升數碼客戶體驗

國泰一直致力開發新科技,為客戶在日常生活、旅途上及不同數碼渠道提供多項選擇,帶動他們在人生旅途上一路前行。近年引進的新科技包括AI聊天機器人,讓乘客和貨運客戶查詢航班狀態、更改訂位和網上購物時,能夠即時收到回覆。 國泰就對話式AI制訂發展藍圖,致力利用最先進的語言AI技術進一步優化顧客的數碼體驗。是次與有光科技合作開發的全新對話式AI,將有效提高其聊天機器人的工作效率,針對客戶查詢提供更精準的回覆。 隨著旅遊需求回升,國泰預計客戶服務的通話和聊天流量將有所增加。其中,就計劃疫情後的旅遊查詢更於過去數月內迅速增長。另外,國泰留意到客戶溝通模式上的轉變,相比傳統的客戶服務熱線,客戶現時傾向轉用WhatsApp和微信等數碼渠道,以獲得即時回覆。隨著國泰繼續恢復更多航班運力,其數碼渠道最近幾個月的使用率每月增長達10%至20%。 要構建一個能為客戶提供卓越數碼體驗的AI聊天機器人,最重要也是最具挑戰性的任務是需要收集大量高質數據訓練及調教聊天機器人,以便它能夠理解客戶發問的內容和原因,並給予適當的回覆。這類訓練通常非常耗時和昂貴,並需要專人擔任「AI訓練師」(AI Trainer)細閱歷史數據及與客戶的互動,再人手提取、清理和注釋適用的數據,將其回饋給聊天機器人進行學習。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國泰和有光科技開發市場上首個「對話式AI訓練平台」(訓練平台),成功利用AI技術訓練聊天機器人。訓練平台利用Callinter(有光科技產品)分析機器人與客戶的所有互動,包括語音通話、即時聊天、微信和WhatsApp對話,自動將這些數據分成不同類別作進一步處理,及由專人批核後,交由聊天機器人學習。 國泰預期新系統能將訓練聊天機器人所需的時間縮短一半,意味著四至六周的常規學習週期將縮短至一至兩周。另外,平台能夠收集更多訓練數據,並提高其探索新領域的能力,有助提升聊天機器人回覆的準確性。 國泰數碼及資訊科技總監方逸翔表示:「國泰植根香港超過七十年,一直致力支持有光科技等本地科技初創公司共同創新,提高我們的數碼領導力,從而實現我們成為全球最佳服務品牌之一的願景。今次開發對話式AI技術是我們與初創公司攜手合作,發展互利的合作關係,並為客戶帶來利益和優質服務的最新例子。」 有光科技聯合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溫豪夫博士表示:「有光科技是一家本土AI公司,成立的使命是為客戶提供最好的多語言AI技術,以產生

香港科技園公司慶祝驅動創科成就二十年

(香港,2022年7月6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 (科技園公司)今天慶祝驅動創科成就20周年。在中央政府對創新科技的大力支持下,科技園公司定當把握大灣區的機遇,以及積極培育及吸納新世代創科人才,為香港經濟發展開展全新篇章。 適逢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香港成爲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予以肯定,對整個創科生態圈起了重大的鼓舞作用。習主席在親臨香港科學園發表講話時指出,香港創科是中國邁向由創新引領增長的新時代中的核心部分。 科技園公司很榮幸邀得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譚鐵牛、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與香港一眾創科界的領袖及新晉翹楚,包括本地獨角獸公司的創辦人、園區初創企業、學術及商界領袖等,共同慶祝科技園公司成立20周年的里程碑。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非常高興可以出席香港科學園20周年紀念活動。這是我就任行政長官以來,首項出席的創科界盛事,我期望今日與更多科研及創科界同業聚首交流。」 他續說:「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視察香港期間,專程考察科學園,參觀特區政府創科旗艦項目「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的實驗室,並與在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科研人員和青年創業者親切交談。習主席談及香港科技工作者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力量,國家已將支援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納入「十四五」規劃,對香港有很高的期望,勉勵大家為祖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貢獻。習主席的說話充分體現中央對香港創科發展高度重視,對香港創科生態圈起了重大的鼓舞作用。」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在習近平主席、中央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的堅定支持下,科技園公司定當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利用香港的研發實力、推動再工業化,支援先進製造業,以及人才策略,帶動多元經濟的發展。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科技園公司將致力實現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並將鼓勵年青人才,在我們穩健的創新基礎上共同為香港創科生態圈開展新一頁。」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表示:「習主席於6月30日到訪科學園,對我們是個歷史時刻,我想藉此答謝我們創科生態圈的創新者、企業家、工業家和合作夥伴不懈的努力,讓我們得以在香港歷史留下印記。習主席的來訪意義深遠,並明確表示香港具備一切條件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為我們打下強心針,更能吸引本地及海外創科人才,及

香港警務處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推動數碼警政及培育創科人才

(香港,2022年9月6日)— 香港警務處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聯手探索合適的科技解決方案及培育創科人才,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優質的警政服務,並推動香港創科生態圈的發展,鞏固香港的國際創科中心地位。 香港警務處將與科技園公司於未來三年在五個範疇,包括自然語言處理、地理資訊系統、同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擴增實境以及搜救行動等應用科技,共同探討創新方案,而創科公司會為警隊研發度身訂造方案,並可在實際場境中驗證及於虛擬平台STP Platform作數據測試,有助科研產品的試行。雙方希望藉是次合作帶動更多機構應用創新科技及共同培育有潛質的創科公司,同時亦為市民提供更佳的警隊服務。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亦有出席並見證簽署儀式,他致辭時感謝警隊與科技園公司的團隊對香港創科發展作出的承擔和努力,並期待有更多政府部門與創科界合作,攜手推動香港智慧城市及創科事業的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香港警務處是首個政府機構與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創新科技應用和培育創科人才。他希望是次合作有助帶動社會上更多行業善用科技,加快智慧城市發展。科技園公司會繼續擔當創科推動者,連繫各界持份者攜手帶領創科向前,加快科研成果商品化及落地應用,建立蓬勃的香港創科生態圈。 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致辭時指出香港警隊作為最大的政府部門,一直積極支持政府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政策。在推動創新科技策略方面,警隊除了在內部鼓勵創科文化及培育創科人才之外,亦積極聯繫業界、學術界等不同界別,期望政府能與各界共同締造一個充滿活力及具備優質軟件及硬件支援的創科生態系統,透過共同合作產生協同效應達至多贏局面。 香港科技園公司在過去二十年一直與各界合作,拓展香港創科生態圈,積極配合政府的創科政策。科技園公司與超過250間私營機構合作,包括銀行業、建築業及交通運輸業等,推動科技應用及人才培育,今年更將合作計劃推展至政府機構,鼓勵更多公、私營機構應用科技,同時為創科公司提供科研產品試行的機會。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the-hong-kong-police-force-and-hkstp-signs-mou-to-drive-digital-policing-and-nurture-it-talent